东阳及义乌中高考考试焦虑心理疏导老师和机构:高三如何缓解考试压力? - 义乌 - 考试焦虑 - 义乌飞米粒心理咨询室
信息详情
  当前位置:首页 -> 考试焦虑 -> 东阳及义乌中高考考试焦虑心理疏导老师和机构:高三如何缓解考试压力?
东阳及义乌中高考考试焦虑心理疏导老师和机构:高三如何缓解考试压力?
  15857927690 联系人:许老师
义乌
  详情    对于高三学生来说,考前心理调适是高考前经常触碰的话题。今年又是疫情之下,高考和以往不一样。
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分享,共同关注高三学生备考前如何进行心理调适这个主题,陪伴家长和同学们共同感受和思考今年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高考。

01

疫情下,高三学生备考的常见心态

在这里我想问问高三的朋友,离高考时间不多了,你的备考心态是什么样的呢?
我想了些可能的形容词:按部就班、胸有成竹、胜券在握、顺其自然、随遇而安、我行我素等等。当我们用这些形容词来形容高考前的心态,我们是什么感受呢?
我想我们的备战状态都挺好的,是非常理想的状态。这个理想的状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信心,让我们面对高考更加从容,我们都期望有这样的状态。
但是我们还会看到理想状态外一些现实的状态,以下是我想表述的几种可能出现的状况。

❶ 高考延期,乱了方寸——计划受挫
第一种情况是,因计划受挫,有乱了方寸的感受:高考延期了,我乱了方阵。
举一个例子,曾经在08年四川地震的时候,我去过四川的汉源一中,高三的同学们和我们讲高考延期让他们一下子乱了方寸。
有一位学生描述得非常形象,说这种感觉就好像有一只箭已经搭在弦上,准备发射却突然被叫停,这种失控感让人觉得失落和焦躁。
那么,今年由于疫情而使得高考推迟,原本经历了疫情大家就已经感到焦虑了;现在高考又推迟了,本来安排好了的学习计划,现在延期一个月该如何处理;原来的学习计划被打乱了,让人感到受挫。
❷ 饱腹感——缺乏动力
第二种情况是,我听到的一个词叫做“饱腹感”。
这个词是我在接热线的时候一位高三学生讲的,他说觉得自己有种饱腹感,学不进去了——明明知道自己缺乏一些东西,但就是不能安心坐下来学习。这种感觉很难受。
所以我就和他探讨缺了什么呢?
他认为是缺少了动力,就像我们的肠胃在蠕动状态下才能消化,而学习的知识如果没有动力帮助消化也吸收不了。
这种情况在高考前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。而疫情下的高考让这种感觉更强烈。
❸ 疫情的干扰,心烦意乱——焦虑
第三种情况是,由于疫情的干扰让人心烦意乱。
在疫情严重时,热线中经常会有人有这种说法,其中也不乏很多学生表达这种感受。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不能和别人直接接触,离开同学和学校,只能借用网络隔空聊天的生活状态。
这种隔空的感觉,再加上疫情本身带来的危机,尤其是疫情严重的地区,被隔离很多天不能出门,同时还要承受着家人和自己是否可能会被感染、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测的担忧,甚至有些人可能会经历家人的去世。
这些困境让我们面临考验,会感觉有一种焦虑的情绪在冲击着我们。
❹ 心有余而力不足——行动跟不上
第四种感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这种感觉也是在一次热线中一位学生说的。
他说:“我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,我特别想好好学习。但在家里上网课似乎没有约束,因为可以离开电脑。我觉得自己上网课不专心。但是,我心里又特别想安定下来专心学习,可是我行动上却没办法做到,所以感到无力和失落感。”
❺ 突然感觉什么都没学好——自信心降低
第五种情况是突然感觉到什么都没有学好。
高考快要来临的时候,感觉自己记忆力变差,脑子变迟钝了,觉得自已很难渡过这一关。
这是因为紧张心态到来的时候,我们会突然感到自信心下降,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,感到很难渡过高考难关了。
以上是高三学生可能会经历的感受。当然每位高考的孩子表现会不一样,如果在场有高三的同学的话,你也可以去考虑一下,除了这些表现,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体现出我们在高考前的一些不同呢?
理想化的状态是我们期待的,现实的状态可能是充满矛盾和焦虑的。
那么现实的状态是不是有问题的呢?应当说它是正常的,现实的状态并不是有问题的状态。
我们在疫情到来的时候,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心理援助里强调一个概念,叫做正常化。

02



调节方式一
接纳焦虑




因为高考是一个重大的选择事件,当有一个重大的选择或决定需要去做的时候,当然会感受到焦虑和紧张,这是正常的反应。
而考前焦虑是我们关注的重点,我这里想跟大家交流的是接纳焦虑,不要和焦虑对抗。
焦虑是对未来的未知、不确定性产生的情绪体验,是正常的。这种情绪体验实际上人人都会有的。
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,我罗列了这几个方面的好处。
❶ 适当的焦虑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
作为学生其实更有体会。在学习的时候,至少还是有一些紧张的。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说谁走神了,因为他看见有人注意力没有集中,听到老师这么说,你马上会让自己紧张起来,专注地朝向老师。
适当的焦虑使我们的注意力更集中,更能够去完成一件事情。
❷ 适当的焦虑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和积极的身心状态
同时适度的焦虑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,能够调动我们积极的身心状态。
我举个例子,高考那天,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参加高考,孩子妈妈给我打电话,说昨天晚上孩子一晚上没睡着,早上四五点才睡了一个多小时。 她担心孩子在考场上会睡着了不能够完成考试。
会不会睡着呢?我的回答是不会,因为考试是件很重要的事情,当有重要的事情做的时候,身体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。当我们的身心在一个紧张的状态下就会被调动起来,我们就不会瞌睡,可以去完成考试。
还有次坐火车时碰到一位高考的文科状元,当时在北大上学,我就问她:“你在高考的考场上会紧张、焦虑吗?”她说:“其实我一直不觉得紧张, 但是感觉到有一滴冷汗顺着我的手臂流下去。”
虽然我们没有意识到紧张,但是紧张还是存在的,紧张和焦虑是相连的,如果过度的紧张就会产生焦虑。

03



调节方式二
稳定生活,忙而不乱




生活在疫情中,我们即将走向高考的时候,我们尤其要强调的就是需要稳定,我们不仅要稳定生活,还要稳定情绪,忙而不乱。
❶ 遵循有序的日常生活规律
你的生活要有规律、有秩序,需要遵循有序的生活规律。
日常你是怎么做的现在还怎么做,遵循自己的作息,不要打破规律。
按部就班往前走,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感到稳定,不至于出现过度的焦虑和紧张,所以生活要有序安排。
现在我们高三刚刚开学没多长时间,我们习惯了在家里生活的日子,在家里会相对比较放松和自由。
那么再回到学校以后,如果是住校的话,我们就开始有规律了。如果是在家里的话,我希望你还是按照学校的规律来进行。别人上晚自习,我就按照上晚自习的时间来进行学习,当我们有规律的时候心里就会觉得踏实。
❷ 保持原有的业余爱好,适当减少投入
其实稳定生活还包括业余爱好,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上网打游戏。在网络问题上,很多家长和孩子容易产生冲突,该怎么处理呢?保持原有的业余爱好不变。
➣ 作为家长,我们要考虑孩子上网没问题,上网是现在的生活,有时候打游戏也是为了跟时代接轨,和同学有谈话的话题。
➣ 作为考生,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,我们要适当的减少投入,在学习时间上多投入一点。等高考结束了,我相信家长会给你时间的,你可以随意的玩。

家长也不需要过多地指责孩子,给他一定的空间。
如果有一个日常的生活规律,又有一个良好的业余爱好,就可能做到有张有弛,不至于学习的时候特别的辛苦,特别的累。
❸ 与同学有自然的交流和沟通
在高考前期的时间,同学们之间抱团取暖非常有必要,这种交流和沟通可以是学业上的,也可以是生活上的。
我们说说话、聊聊天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,在交流中我们找到了共同的感觉,也就是一种力量感,所以交流是可取的。
由此,家长也不要过分的要求孩子一定不能出去跟同学一起玩。比如周末的时候,假如有半天休息的时间,他们想聚在一起踢球,或者是聚在一起去看场演出,或者是唱唱歌,我们是可以允许的。
因为那是他跟同学之间连接的方式。而且高三的同学是最后一年在一起了,这种友谊非常值得珍惜。
保持良好的沟通,感受别人对我们的支持。
不仅是同学,包括家人、亲戚、朋友,厚重的支持力量,有张有弛,有一个业余的爱好,我们能够正常的有序的生活,这种生活就相对比较稳定,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。

04



调节方式三
学会放松情绪





第三个方面就是关于情绪部分,刚才我们说有张有弛也要有放松,但是高考前的学生经常会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的需求。
所以在高考前,经常会有学生因为情绪的问题来咨询。
在这里,我提出这么三个方面的内容:
❶ 建立学与玩的边界,收放自如
学和玩的边界要建立。在学的时候,如果不能够安心的学,我们会谴责自己。玩的时候会觉得人家都在学习,自己却还在玩。
这是一种矛盾心理,有一些强迫,也会让自己觉得挺麻烦的。
所以建立玩和学的边界,要收放自如,玩就是安心的玩。
比如我和家长协商好半个小时的时间以后,这半个小时就是玩,彻底的玩,放松的玩。那半小时时间到了,我就回去学习了。这个收放自如是学生自己要掌控的。
❷ 有宣泄情绪的方法
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,需要有释放情绪和疏导情绪的方式,也就是有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。
我想先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,你是如何宣泄情绪的?当你有愤怒、抑郁、难受等不良情绪时,怎样让自己好起来?有没有一些方法是便于你释放情绪?
一定是有的,我用一些小图标来代表这些情绪宣泄的方式。
➣ 比如说,有一种方式向别人倾诉,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,找个人吐吐槽,这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式。
因为你倾诉的时候是有对象的,对方在听你在说,他听的时候会看清你的情绪背后的东西,会告诉你为什么会难过。
有些情绪你觉着憋着难受,去跟老师说一说,那么心理辅导老师会有更多的策略或者倾听的方式,能够帮助你走出情绪困扰。
在疫情情况下,找不到人倾诉的时候,就拨打热线。我们要想办法让情绪出来。
➣ 也可以是找一个地方大声喊几声。比如唱卡拉OK时,上到桌子上或在沙发上大声的喊,不顾自己的形象,那是一种完全的宣泄。
➣ 我们可以去看喜剧,哈哈一笑忧愁就没有了,或者哭一场把情绪释放出来。
有人会把哭看做是一种负面的东西,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,哭是情绪宣泄的方式,哭一场情绪就会被疏解。
男孩子也有哭的权利,觉得难受了,压抑了,如果觉得难堪的话,找一个没人的地方,没人看见的时候,大声的哭出来。
➣ 也有人说到彻底大睡一觉,醒来以后一切都轻松了。
➣ 还有人说,把自己变成小孩子去做游戏,享受小孩子的快乐。
➣ 还可以一个人去跑步,去运动。
运动也是一个良好的休息,运动过后身心舒畅,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。
当然还有上网宣泄情绪的方式:打游戏、聊天等,有的同学还可以追剧、看恐怖片,宣泄的方式各种各样。
➣ 有一种特殊情况是选择吃东西作为宣泄方式。
吃东西会有快感,但吃东西也会带来压力,可能会让人产生害怕发胖的负面压力,因为怕发胖又不想吃。吃与不吃的冲突有可能造成我们的心理压力,可能会破坏肠胃健康甚至造成心理障碍。
所以如果是高中的学生,尤其是高三的同学,我要提醒你一下,不能以吃东西作为唯一的宣泄情绪的方式,偶尔吃点想吃的东西缓解一下情绪是可以的,但要与其他的方式结合在一起。
宣泄情绪的时候,我们注意到一种情况是释放,把情绪倒出来。比如说倾诉,喊一声哭一场,情绪倒出来以后心里就轻松了。
➣ 那也有同学会说我不倒出来给别人,我倒出来给自己,比如写秘密日记、写微博都是可以的自我倾诉方式。
如果你情绪不好,你写的都是负面的东西,你需要把它清零,不要反复去看它。
写日记或者网页,写愉快的事,反复看,就会多了一些愉快。
➣ 自我倾诉也是良好的宣泄方式。同时我们宣泄情绪时还要顾及周围的人,不能伤害自己,也不能伤害别人,这是个基本原则。
➣ 除了释放以外还有一种宣泄情绪的策略,我们叫做转移策略。我们去做一些什么事情,去分散和转移一下注意力。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会有成就感,成就感多了也会让我们放松。

❸ 坚持一项运动
关于情绪放松的方法,我单列了运动这一项。运动不仅能够帮助你调节身心,还能调节心理。运动是一种有效积极的休息方式。
运动不是劳动,它是没有负担的。比如早上太阳快出来了,朦朦胧胧的日出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。如果是傍晚的话,我们看到别人也在跑步,会有力量感,所以它不仅能够激发我们身体的正能量,还能激发我们心理的正能量。
也有些研究认为,运动可以治疗抑郁症,当然不是唯一的方法,是协助、辅助的方法。
在固定的时间坚持运动。虽然现在没有很多的时间,建议每天能够坚持至少半个小时的运动,坚持运动半个月以后就成习惯了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明是在 义乌飞米粒心理咨询室 上看到的!
如果您发现这条信息有问题,请务必及时举报。  非法信息    分类错误    中介信息    信息失效  
  其他联系信息  
QQ: 邮箱:联系地址:
网友回复
正在加载数据,请稍等......
信息管理
密码: